華爾街日報》全球戰爭加劇,僱傭兵市場大爆發!誰在出錢、誰在賣命?

僱傭兵又回來了——他們開赴烏克蘭前線,湧入波灣君主國的軍營,在非洲國家的內戰中衝鋒陷陣。經歷過數十年衝突的哥倫比亞是僱傭兵的主要來源國。

喬尼・皮尼利亞(Jhonny Pinilla)在自己國家的叢林中跟游擊隊打過十年仗。但與他志願加入烏克蘭軍隊後冒著俄羅斯的炮火倉皇逃生的經歷相比,他在自己國家經歷的激烈近身搏鬥簡直不值一提。

「我根本不知道自己會活還是會死,」現年40歲的他回憶說。

除此以外,他不僅要面對陌生的語言,還要面對奇形怪狀的字母,零度以下的氣溫取代了他習慣的熱帶高溫。但皮尼利亞認為,除了靠作戰謀生,他別無選擇。「我只會打仗,」他說。他目前在另一個國家休息。

像皮尼利亞這樣的戰士還有很多,這些來自貧窮國家的退伍軍人為追逐薪餉而走上戰場,僱傭兵市場正在蓬勃發展。如今,「戰鬥津貼」(combat pay)可謂名副其實。從前,大多數戰士是在追捕毒販和人販等低強度或零星戰鬥中磨鍊身手的。

而今,烏克蘭、中東和非洲戰火肆虐,殺傷力達到數十年所未見的程度。去年便有哥倫比亞戰士在戰鬥中喪生,他們受雇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中介,為反蘇丹政府的叛軍作戰。

2023年,為幫助烏克蘭對抗俄羅斯而加入烏克蘭軍隊的哥倫比亞退伍軍人受傷後在烏克蘭一家醫院接受治療。(AP)

2023年,為幫助烏克蘭對抗俄羅斯而加入烏克蘭軍隊的哥倫比亞退伍軍人受傷後在烏克蘭一家醫院接受治療。(AP)

但危險並沒有阻止他們應徵參戰。在烏克蘭前線,來自遙遠衝突地區的一批批退伍軍人讓戰火延續不息。外國志願者的到來也讓戰壕中充滿各種外語。烏克蘭稱,已有2萬名國際士兵加入部隊。近者來自附近的高加索地區,遠者來自印度次大陸、東亞和南美。

從採訪和社交媒體資料來看,所招募的士兵中包括曾被部署在海地的阿根廷人,打擊過毒販的巴西人,還有在非洲與基地組織作戰過的阿爾及利亞人和肯亞人。皮尼利亞自己的部隊中有一位來自台灣(面臨中國入侵威脅)的退伍軍人,據台灣政府稱,這名軍人於2022年10月死亡。

一些僱傭兵是為了追求刺激。另一些則是出於理想主義。皮尼利亞說,他和許多戰友都想支持 「這個真正需要幫助的國家」來對抗俄羅斯。他說,如果僱傭軍只是為了錢,「他們就會去墨西哥」加入販毒集團。

戰爭初期,數以千計的志願者湧入烏克蘭,其中包括美國和歐洲的退伍軍人,他們為民主而戰,或者為了追求戰鬥的快感,但隨著戰局變得艱難,西方人的數量已經減少。

大多數僱傭兵與俄羅斯私人軍事公司瓦格納(Wagner)、北韓最近派遣到前線助力俄羅斯打擊烏克蘭的士兵以及僱傭軍大亨埃里克・普林斯(Erik Prince)創建的美國承包商Blackwater並不是同路人。後者的行動是政府外交政策不同程度的延伸,部署這些部隊是為了服務於國家利益。


探索更多來自 夯視界 的內容

訂閱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

JY娛樂城
Review Your Cart
0
Add Coupon Code
Subtotal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