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錢加碼補助無用!日本生育率來到125年新低點,2024年總人口減少近百萬

同時面臨超高齡社會與少子化危機的日本,即使中央與地方政府不斷端出方案,祭出各種補助、津貼或主動舉辦相親活動,依舊改變不了該國持續下探的生育率趨勢。最新數據顯示,日本2024年新生兒人數,下降至72萬988人,創下自1899年有記錄以來最低點,顯示少子化問題愈來愈糟糕,也讓石破茂內閣非常頭痛

https://youtube.com/watch?v=I6NqdEAKiaM%3Fsi%3D8M05k_lr9jSkfPw4

金融時報》(FT)報導,日本厚生勞動省22日公布初步統計,去年(2024)新生兒人數,竟然還比2023年減少5個百分點,已經呈現連續9年下降趨勢。與此同時,2024年日本死亡人數同樣創下歷史新高,來到160萬人,導致在扣除移民因素後,日本人口在2024年呈現淨減少約90萬人。 

前首相岸田文雄2023年曾提供警告,少子化問題讓日本、瀕臨社會功能能否維持的邊緣;目前日本約有3成人口屬於65歲以上的高齡族群,人口結構嚴重失衡,連年低迷不振的生育率,更導致勞動力逐步萎縮,加重青壯年人口的社會與債務負擔。

面對生育率長期下滑,日本政府並非毫無作為,打從先前安倍內閣時代,就不斷推出應對措施,包括增加兒童補助、提供育兒津貼,甚至嘗試讓東京都公務員,改為每週四天工作制,希望改善工作與家庭生活平衡,希望更多年輕世代願意生小孩。然而,雖然政府看似給出許多誘因,但相比日本職場壓力、社會氣氛與整體經濟重擔,似乎還是無法說服年輕族群,他們依舊不敢且不願意生育,才會導致生育率遲遲沒有起色。 

2025年2月,日本首相石破茂與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會面。(美聯社)

2025年2月,日本首相石破茂與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會面。(美聯社)

 

與韓國對比 

同屬東北亞的鄰居南韓,也與日本一樣面臨著低生育率的國安難題,不過,相比日本持續下降的數據,韓國今年卻罕見罕見「只跌回升」。根據韓國統計廳2月公布的最新數據,南韓總生育率在2023年終止連九年下跌,主要受到結婚人數增加而帶動上升。 

有部分人口學家曾寄望疫情結束後,日本能迎來「補償性生育潮」,但從最新統計數據來看,這個期待並未成真。事實上,真正讓政府陷入困境的是,日本國立社會保障與人口問題研究所2011年的預測,按照當時的下滑趨勢估算,日本新生兒人數本應在2039年,才會減少至72萬人。沒想到卻「提早15年」達成低點,顯示少子化速度遠遠超出預期。 

日本東京街頭來往的路人。(美聯社)

日本東京街頭來往的路人。(美聯社)

南韓2024年總生育率,在連續八年下滑後首次回升,從0.72升至0.75,儘管仍為「全球最低」,但這次回升顯示,該國政府與企業的育兒激勵政策,慢慢地開始發揮作用。愈來愈多南韓企業積極鼓勵員工生育,像是大型建築公司富榮集團(Booyoung),打從2023年起向員工提供1億韓元(約新台幣236萬)生育獎金;知名遊戲開發商Krafton也計畫推出類似獎勵措施。 

至於在政府一側,官方在2024年大幅提高生育補貼預算,金額來到19.7兆韓元(約148億美元),比2023年增長22%。近期推出的優惠措施如下:

1. 補助育嬰假薪資:假如父母雙方都請育嬰假,前六個月可領取全薪(過往只給三個月)。 

2. 延長育嬰假:父母兩人合計可請至多1.5年的育嬰假(先前為1年)。 

3. 擴大範圍:政府將補助中小企業員工育嬰假的薪資。 

4. 上市公司責任:從2025年開始,上市公司必須在報告中,列舉企業的育兒福利或措施。 

南韓政府的目標,希望在2030年將生育率提升至1.0,儘管低於維持人口穩定的2.1,但不少專家認為,如能達到、至少能改變少子化趨勢並減少危機。但是,短暫的「樂觀」底下,當地報導依然對未來趨勢相當悲觀,因為大學、高中階段的年輕世代,普遍認為政府與企業的措施無法解決生育負擔,對他們而言,出社會工作後,結婚與生育下一代,依然是件困難且成本高昂的嘗試。


探索更多來自 夯視界 的內容

訂閱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

JY娛樂城
Review Your Cart
0
Add Coupon Code
Subtotal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