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Haliburton絕殺後慶祝動作惹議!美媒曝:免罰款僅警告

📍NBA/Haliburton絕殺引爆話題 挑釁式慶祝動作免罰僅遭警告?球迷、媒體熱議「雙標」爭議

NBA季後賽火熱進行中,而溜馬球星**泰瑞斯・哈利伯頓(Tyrese Haliburton)**的絕殺表現本應是萬眾矚目的英雄時刻,卻因賽後一個慶祝動作意外掀起爭議漩渦。在命中關鍵三分球後,Haliburton 面向觀眾席比出極具挑釁意味的手勢,引發球迷與評論員兩極反應。根據《ESPN》與《The Athletic》報導,NBA 最終對他「僅予以口頭警告,免除罰款或禁賽處分」,也讓外界質疑聯盟在懲處標準上是否存在雙重標準。


🏀 絕殺時刻:經典瞬間後的「非典型慶祝」

在與騎士的東區準決賽第X戰中,哈利伯頓於比賽讀秒階段投進致勝三分球,助溜馬以 105 比 102 完成絕殺。這一球不僅扭轉戰局,也幾乎讓球隊在系列賽中取得關鍵性領先。

但就在他投進絕殺後,Haliburton 在全場沸騰之際轉身面對客隊板凳區方向,雙手做出類似「Too Small」(你太小了)與「鎖喉挑釁」混合式的手勢,隨後還向觀眾席作出拍手與昂首挑釁表情,引發球場一陣騷動。

這一幕雖然令主場球迷沸騰,卻也立刻在社群平台上引爆兩派論戰:支持者認為這是「情緒釋放」、「競技激情的一環」,反對者則批評該動作「不尊重對手」、「帶有過度挑釁意味」。


🗣 聯盟反應:不罰款僅警告?引發雙標質疑

根據《Bleacher Report》與《ESPN》報導,聯盟在賽後針對 Haliburton 的動作進行了「標準程序」的審查,最終決定不開罰款、也不禁賽,而是私下口頭警告,希望他未來注意慶祝方式的尺度。

此消息一出,馬上引來外界質疑。過去不少球員,包括馬刺隊的莫里斯(Marcus Morris)、籃網隊的丁威迪(Spencer Dinwiddie)等,曾因相似或甚至更輕微的動作遭到聯盟罰款 1 萬至 2 萬美元不等。

著名球評史蒂芬・A・史密斯(Stephen A. Smith)更在節目中直言:「如果今天做出這動作的是德雷蒙德・格林,早就被罰得體無完膚。」


💬 球員本人與隊友回應:「情緒太激動,我會學習」

面對爭議,Haliburton 在賽後接受採訪時表示:「我當下真的太激動了,那球對我和整支球隊都意義非凡。我不是想侮辱誰,只是單純地想釋放情緒。下次我會注意方式,確保大家把焦點放在比賽本身。」

溜馬主帥里克・卡萊爾則幫弟子緩頰:「這是年輕球員成長的一部分,他有熱情、有競爭心,我們會私下溝通,但不會過度懲罰他。」

而隊友如邁爾斯・透納(Myles Turner)也表示支持:「我們全隊都熱血沸騰,沒有人能責怪他的情緒反應。」


🌐 媒體與球迷熱議:「標準在哪裡?」

本事件也再度點燃外界對 NBA 懲罰標準一致性的疑慮。有部分媒體評論指出,聯盟對於明星球員與角色球員的懲處似乎存在差異,加上 Haliburton 本賽季人氣高漲,被視為聯盟新生代門面之一,更讓「明星待遇」的指控甚囂塵上。

球迷留言如潮,不少推文寫道:

  • 「如果今天是貝弗利做出這動作,早被禁賽兩場。」
  • 「聯盟要的是激情比賽,但又不希望太過火,這標準到底在哪?」
  • 「這是對手場,做這動作已經算很克制了,哪裡有錯?」

也有球迷持正面看法:「這就是 NBA,這就是戲劇性,沒有這些,我們怎麼記住那些經典畫面?」


🧩 對系列賽有何影響?灰狼與溜馬戰火升溫

Haliburton 的動作雖未遭罰,但已為接下來的系列賽埋下火藥味。騎士多位球員在受訪時明言「記得這一幕」,暗示未來可能以更高強度的身體對抗「回應」。這也讓下一場對戰預料更加緊張、充滿對抗性。

此外,此事也牽動整體聯盟在未來是否檢討「情緒動作與罰則標準」的制度,尤其在社群媒體時代下,任何舉動都可能被無限放大。


✅ 結語:情緒與尊重的邊界 NBA的兩難抉擇

泰瑞斯・哈利伯頓的絕殺原本是NBA季後賽的完美劇本,但卻因一個挑釁式慶祝動作而添上爭議標籤,也突顯了聯盟在「鼓勵激情」與「維持秩序」之間的平衡難題。

當聯盟選擇對明星球員寬容,外界便會要求更一致的標準。而球員在盡情揮灑情緒的同時,也該意識到他們的每個動作都可能被解讀成另一種語言。

在競技與娛樂之間,NBA 仍在尋找最合適的界線。而 Haliburton 的這場「情緒風波」,也將成為下一代球星成長過程中不可忽略的一課。


探索更多來自 夯視界 的內容

訂閱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

JY娛樂城
Review Your Cart
0
Add Coupon Code
Subtotal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