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B》大谷翔平只投1局挨轟!前總裁砲轟道奇:濫用二刀流

MLB》大谷翔平只投1局挨轟!前總裁砲轟道奇:你們在濫用二刀流

當世界看著「二刀流」奇才大谷翔平(Shohei Ohtani)再次站上投手丘,迎來睽違641天的實戰登板時,期待的畫面卻迅速被打斷──**僅投1局遭轟、球速下滑、提前退場。**而更大的風波才正要開始:**前MLB總裁巴德・西利格(Bud Selig)**公開批評道奇球團:「他們不懂得如何使用這種前所未有的天才。

這場戲劇性的大谷回歸,迅速從「感動」變成「爭議」。


一、復出先發僅1局 大谷慘挨全壘打提前退場

在對戰洛磯的這場比賽中,大谷翔平擔任先發投手,這是他自2023年UCL韌帶撕裂後,首次在正式比賽中登板投球。全場觀眾熱血沸騰,媒體直播、全球轉播,彷彿是棒球界的「復活節」。

但開場僅一局,他就遭遇亂流:

  • 球速最高僅達 93英里,比過去平均速少了4英里
  • 控球飄忽,被洛磯9棒敲出一支兩分砲
  • 僅用21球結束第一局後,教練團隨即將他換下

球迷一片錯愕,球隊則宣稱是**「預定安排,健康為重」**,但外界並不買帳。


二、西利格重砲開轟:這不是養成,是消耗

前任MLB總裁Bud Selig(已於2015年退休),在接受《紐約時報》電話訪問時毫不留情地表示:

「Ohtani 是百年難得一見的資產,道奇卻像在玩《大聯盟棒球2K》那樣實驗他的身體。他們在濫用,而非保護。」

Selig 認為,現代球隊太過沉迷「即戰力」、數據與話題操作,反而忽視了運動員最根本的節奏與恢復。

他指出,二刀流的使用需要長期系統規劃、球員主動參與、教練極高容忍度,而非以行銷需求、球迷壓力為導向的「快閃式上場」。


三、道奇面臨四面楚歌 球團決策再受質疑

儘管道奇教練 Dave Roberts 賽後多次強調:「這是我們事先就計劃好的安排,讓他試投一局、找比賽感覺。」但外界分析認為,道奇可能低估了大谷在復出節奏上所需的漸進式時間軸

尤其在此前,大谷已連續數場比賽作為指定打擊(DH)上場,本場又重拾投手身分,短時間的轉換令人質疑:

  • 是否過度追求「二刀流看板」?
  • 是否未能提供足夠康復期與模擬訓練?
  • 球隊是否受到票房與贊助壓力推動其登板?

四、日本媒體同感焦慮:「翔平並非超人」

日本媒體與評論也開始出現謹慎語調,《日刊體育》甚至在頭條刊出:「翔平不是機器,請讓他好好喘口氣。

NHK的體育主播更在賽後評論指出:「從身體語言判斷,他並未完全準備好實戰投球。這不是質疑他的努力,而是希望外部給他更多緩衝空間。」

在日本,大谷翔平被視為國寶級人物,不僅是體育代表,更是精神象徵。對他健康的憂慮,在母國顯得格外強烈。


五、未來走向:是否該專注單刀?二刀流的代價與選擇

如今的大谷翔平,已不只是天才選手,更是MLB全球化的門面。他的每一場比賽都牽動成千上萬球迷的情緒、轉播商的流量與品牌的利益。

但這場「1局挨轟事件」再度提醒大家:二刀流不是娛樂節目,而是身體極限挑戰。

目前外界已開始討論幾種可能性:

  1. 全季限制投球量:大谷可能僅投一週一次,每次2~3局
  2. 季後才重啟投手角色:例行賽僅打擊,待進入季後賽再啟投手功能
  3. 完全轉型DH/外野手:以延長生涯、避免再次手術為優先
  4. 間歇式使用,放棄「固定先發」框架:類似奧運賽制的自由調度

六、小結:他不是被打爆,而是被系統逼到邊界

這次爭議中,大谷翔平並未表現失常,而是一套系統性的壓力將他推上不穩定的節奏。

當全球都在凝視他的每一個動作、每一次揮棒與每一記投球時,也該反問:我們是否真的給他喘息與恢復的空間?

「Shohei Ohtani 是禮物,不是實驗品。」——Bud Selig


探索更多來自 夯視界 的內容

訂閱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

JY娛樂城
返回頂端
Review Your Cart
0
Add Coupon Code
Subtotal